跳到主要内容

中国青少年童年创伤与心理亚健康:网络成瘾的中介作用

摘要

背景

儿童心理亚健康(PSH)的相关因素已被广泛描述,但对儿童创伤与PSH复杂关系背后的机制研究却十分有限。本研究调查了我国青少年PSH的现状及危险因素。进一步,探索网络成瘾(IA)是否在儿童创伤和PSH中发挥潜在的中介作用。

方法

这项研究于2020年10月在中国安徽省进行。研究人员调查了866名青少年的PSH状态,包括性别、年龄和年级等人口统计学信息。儿童创伤、IA和PSH通过儿童创伤问卷简表(CTQ-SF)、杨氏网络成瘾测试(IAT)和青少年多维亚健康问卷(MSQA)进行测量。结构方程模型(SEM)进一步验证了中介效应。

结果

本研究共选取866名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比例大致相当。PSH在青少年中的患病率为25.8%,留守儿童、寄宿儿童或有过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青少年更容易患PSH。通过中介试验,童年创伤对PSH的直接影响为0.23 (95% CI [4.91,9.00],p <0.001), IA对儿童创伤和PSH的中介作用为0.07 (95% CI [1.42, 3.32],p <0.001)。占比分别为75.14%和24.86%。

结论

童年创伤对PSH有直接和间接影响,IA在间接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因此,明确这些关系有助于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改善中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同行评审报告

简介

心理亚健康(PSH)是指疾病与健康之间的过渡状态。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精神疲劳、情绪障碍、困惑、恐慌、焦虑、神经质、自卑、冷漠、孤独、鲁莽,甚至有自杀念头[1].由于青少年的心理状态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他们的心理健康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据估计,全世界有10%至20%的儿童和青少年患有酸碱度问题[2].中国青少年PSH状态患病率为15.50% [3.].

这对COVID-19大流行期间儿童和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了严重影响。他们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家庭冲突、亲子冲突和虐待;丧失亲社会活动;适应在线教育;屏幕时间增加,久坐时间增加等等。结果显示,与大流行前的水平相比,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有所增加[45].在此期间,超过20%的中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6].行为和情绪问题似乎比过去更加普遍[78].

童年创伤被定义为出生至18岁期间所经历的不良生活事件[9],如果管理不善,可能成为PSH的危险因素,如焦虑、抑郁和自残/自杀[10111213].其发病率很高,多达三分之二的人口在18岁之前经历过不良的童年创伤[14].中国儿童不良创伤患病率较高,青少年患病率达79.01% [15].童年创伤是导致终生心身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不同的中介机制促成了这些负面影响,包括生物调节机制和心理社会机制[16].童年创伤击垮了受害者,破坏了他们内在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使他们变得更加敏感,从而削弱了他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从长远来看,阻碍了他们的PH [17].综合研究发现,童年创伤青少年在PH维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情绪调节障碍、人际关系不稳定、应对能力差、认知功能障碍[1819].研究发现,童年创伤会导致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包括抑郁、药物滥用、冒险行为增加、攻击性增加、关系困难、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展,以及自残和自杀的想法[20.21].儿童期创伤与较低的PH杠杆和更严重的PH问题有关,儿童期不良创伤的频率越高,PH问题的发生率就越高[2223].

在不安全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有童年创伤的青少年,可能会因过度使用互联网而自我治疗负面情绪,最终导致网瘾[24].在神经生理学上,由于家庭应激源(童年创伤)属于负应激,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破坏应激反应系统,改变神经结构和功能,从而增加IA的易感性[2526].IA是指一个人使用互联网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不受控制的。2728].这种对互联网的使用是过度和病态的。2930.].此外,IA与青少年的PH呈负相关,如情绪和行为问题,这也是评估PSH的两个维度。它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精神障碍,如焦虑、抑郁和多动症。31323334].过度使用互联网是经历过童年创伤的青少年用来应对压力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强化了青少年过度使用互联网,这很容易导致青少年IA [24].同时,过度使用互联网会干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导致心理问题。[3536].基于以上,我们假设IA可能是儿童期创伤导致PSH发展的潜在风险。即IA在儿童创伤与PSH之间起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PSH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儿童创伤、IA和PSH密切相关,儿童创伤、IA和PSH之间的个体关系在以前的研究中已经报道过。然而,很少有研究探讨IA在儿童创伤和PSH之间的关系中的作用。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安徽省青少年PSH的整体状况。本研究的第二个目的是调查儿童创伤、IA和PSH之间的具体关系。最后,探讨IA是否在儿童创伤与PSH之间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该研究旨在提高公众对PSH的认识,为预防青少年PSH提供理论支持。

材料与方法

参与者

本调查由安徽医科大学巢湖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9-kyxm-012)。首先,在安徽省随机选择了两个城市,然后随机选择了这两个城市的6所学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本次调查的参与者应符合以下条件:(1)未成年人(未满18岁),(2)自愿参加本次调查。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精神或身体疾病或视听功能受损的青少年。该调查要求参与者及其监护人(父母或其他照顾者)在调查前知情同意。然后,在填写相关量表之前,研究人员向参与者说明本次研究的过程和目的,并给予统一的指导,然后参与者匿名、独立地填写问卷。

措施

一般社会人口统计数据

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年级、留守儿童状况、是否是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等。

青少年多维亚健康问卷

PSH状态由MSQA评估,包括39个项目,包括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和社会适应困难三个维度。亚健康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的项目(即> - 4分)为阳性项目。得分越高,亚健康症状持续时间越长,阳性项数≥8项。然后,评估参与者是否处于PSH状态[37].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在中国被广泛使用[3839].本研究Cronbach’s α系数值为0.90。

儿童创伤问卷简表(CTQ-SF)

简化版CTQ-SF共28个条目,症状从从不(1)到总是(5)不等。得分越高,创伤经历越多,虐待越多。各分量表中、重度得分分别为:情感虐待>分12分,身体虐待>分9分,性虐待>分7分,情感忽视>分14分,身体忽视>分9分。自我评估得分中等或严重的参与者在五个子量表上都被标记为1,表明他们遭受过这种类型的创伤[40].CTQ-SF量表已在中国青少年中广泛使用,并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3841].本研究发现量表是可靠的(Cronbach 's alpha = 0.73)。

杨氏网瘾测试(IAT)

IAT由20个项目组成,旨在测量IA。这些项目被分为5级,从1(很少)到5(总是)。总分为20 ~ 100分。分数越高,IA越深。根据标准,20-49分为正常,≥50分为轻度至重度IA [4243].中文版信效度较好,Cronbach 's α系数为0.90 [4445].

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根据量表的计算方法,将MSQA转化为一个二分变量,分为PSH组和PH组。所有数据均采用Shapiro-Wilk检验进行正态性检验,均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连续变量)和卡方检验(分类变量)分析两组间的一般社会学特征。根据量表计算方法,将CTQ-SF和IAT转化为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检验PSH组与PH组的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CTQ-SF(连续变量)子量表和IAT总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一般社会学特征、童年创伤和IA对PSH的影响。

采用AMOS 24.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检验IA在青少年童年创伤与PSH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的假设。PSH是一个潜在变量,包括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和社会适应困难。具体来说,使用2000年的自举方法计算偏差校正的95%置信区间(CI),如果自举95% CI不包括0,则认为间接影响显著。假设模型与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通过以下优度-偏差度量来评估:卡方自由度比(CMIN/DF)、拟合优度指数(GFI)、调整优度指数(AGFI)、正态拟合指数(NFI)、相对拟合指数(RFI)、增量拟合指数(IFI)、Tacker-Lewis指数(TLI)、比较拟合指数(CFI)和近似均方根误差(RMSEA)。当CMIN / DF值小于2,GFI、AGFI、NFI、RFI、IFI、TLI、CFI值均大于0.9,RMSEA值小于0.08时,模型拟合良好。所有的意义都是双重的P< 0.05。

结果

参与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共回收问卷937份,有效问卷866份,有效回收率为92.4%。如表所示1, PSH患者223例,患病率为25.8%。男女比例基本相同,平均年龄12.96±1.50岁(范围10 ~ 17岁)。大部分参与者是中学生,共有516人。大多数受访者(59.0%)有兄弟姐妹,即非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多为初中及以下,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不幸的是,16.7%的人父母离异,或父母一方去世。据统计,约一半的参与者是留守儿童(48.8%),30.9%的参与者是住宿学生。PSH组与PH组在是否为留守儿童及住宿类型上有统计学差异(p< 0.001)。PSH组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显著高于PH组(65.5% vs 25.2%), PSH组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显著高于PH组(65.5% vs 25.2%)。p< 0.001)。由此可见,PH组和PSH组在年龄、性别、年级、独生子女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父母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也无统计学意义。

表1青少年社会人口学特征

PSH组和PH组儿童创伤和IA的统计学描述和比较

从Table可以看出2超过一半的青少年(57.5%)有童年创伤。PSH组儿童创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PH组(76.2% vs 51.0%)。p< 0.001)。PSH青少年的儿童创伤总分、身体忽视评分、情感忽视评分等5个因素也显著高于PH组(p< 0.001)。此外,在866名受试者中,轻度至重度IA的总体患病率为23.2%,PSH组IA的患病率明显高于PH组,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52.0% vs 13.2%,p< 0.001)。PSH组IA总分明显高于PH组(51.18±17.50 vs 35.04±12.04)。p< 0.001)。

表2儿童创伤和网络成瘾发生率及组间比较

儿童期创伤、PSH状态和IA之间的关系

儿童创伤与PSH、IA评分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儿童创伤总分与情绪问题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 = 0.41,p <行为问题(r = 0.40,p <0.01)、社会适应困难(r = 0.40,p <0.01)。儿童创伤与IA之间也存在正相关(r = 0.36,p< 0.01)。此外,IA与情绪问题的关系(r = 0.50,p< 0.01),行为问题(r = 0.52,p< 0.01),社会适应困难(r = 0.56,p< 0.01),也呈极显著正相关。儿童创伤分量表与PSH之间也存在相关性(min r = 0.19, max r = 0.83, allp< 0.01)。因此,可以进一步分析中介效应。

表3儿童创伤、网络成瘾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关系(n = 866)

PSH状态的危险因素

青少年PSH状态的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2)4),自伤(or = 4.03, ci = 2.82 ~ 5.76,p <0.001),童年创伤(或= 1.95,95% CI = 1.32 ~ 2.89,p= 0。(OR = 5.20, CI = 3.55 ~ 7.60,p< 0。001)是PSH的危险因素。其中,有自伤的青少年PSH比无自伤的青少年高4.03倍,有童年创伤的青少年PSH比无童年创伤的青少年高1.95倍。伴有IA的PSH发病率比无IA的青少年高5.20倍。

表4心理亚健康的危险因素(n= 866)

网络成瘾的中介作用

根据本研究的假设,利用AMOS24.0构建潜变量SEM(图。1).结构方程的独立、中介和因变量是儿童创伤、IA和PSH。由于直接使用的模型拟合程度不够好,本研究采用了一次MI修正方法。修正结果表明,模型拟合条件良好(CMIIN/DF = 1.139, GFI = 0.998, TLI = 0.999, CFI = 1.00, RMSEA = 0.013),可以接受。

图1
图1

结构方程模型(标准化)

如表所示5,模型结果显示,儿童创伤到PSH的路径(β = 0.22, t = 6.96,p <0.001;95%可信区间[0.17,0.30]);从童年创伤到IA (β = 0.17, t = 5.19,p <0.001;95%可信区间(0.110.23]);从IA到PSH状态(β = 0.43, t = 12.74,p <0.001;95%可信区间[0.36,0.50])这三条路径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P< 0.001水平。

表5路径检查

本研究采用Bootstrap方法(95%置信区间抽样2000次)检验IA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6IA对儿童创伤和PSH的中介作用为0.07 (SE = 0.47, 95% CI [1.42, 3.32],p <0.001)。比例为24.86%。因此,IA对儿童创伤和PSH的中介作用是显著的。

表6网络成瘾的中介作用、直接效应、总效应分析

讨论

中国有一项研究表明,COVID-19大流行对儿童和青少年的PH值有重大影响[46].这项研究仍处于COVID-19阶段,结果显示PSH患病率为25.8%,明显高于之前的预测。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寄宿生和青少年自伤更容易处于PSH状态。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童年创伤和IA使PSH的风险增加了1.95倍和5.20倍。SEM也验证了最初的假设,即童年创伤通过IA直接或间接地对PSH有正向预测作用。也就是说,IA在儿童创伤与PSH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留守儿童指年龄在0至18岁之间,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因种种原因迁居他乡而无法与父母同住的儿童[47].与普通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更内向、孤僻、安静,不容易表露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更冷漠、抑郁,对事物漠不关心,对事物的兴趣和关心程度较低[48].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495051].我们的研究还发现,留守儿童比身边有父母的儿童更容易处于PSH状态。此前在中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寄宿学校的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患病率高于非寄宿学校[52].一项针对美国印第安青少年寄宿学生的调查显示,寄宿学生的自杀率明显高于非寄宿学生[53].根据调查,寄宿制学校对PH重视程度不够,原因可能是尚未形成完整的PH教育体系,PH教育师资配置不够,PH教育发展不完善,有必要加强寄宿制学校的PH教育。

自伤是指故意破坏身体组织的行为,是不被社会认可的行为。包括割伤、灼烧、咬伤及抓伤皮肤,但无自杀意图[54].全球青少年自伤的发生率约为17.2% [55],中国为23.2% [56].本研究中自伤发生率为35.6%,显著高于以往研究。一些研究人员证实了自伤与PSH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还反向验证了自伤行为是青少年PSH的预测因子和危险因素。呼吁家长或学校通过容易发现的异常行为来推测青少年中更隐蔽的PH问题,并提供心理帮助,以避免更糟糕的事情发生。

我们调查了参与者的童年创伤,这是指一种慢性形式的父母虐待或忽视,与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的急性童年创伤(例如,创伤性事故,单一攻击等)不同[57].大量研究表明,情感、身体和性虐待与PH问题的高发率有关。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多数(57.5%)的参与者至少有一种类型的童年创伤,这大大增加了青少年患PSH的风险。这与之前的研究是一致的,国内的几项研究已经证实童年创伤是PSH的独立危险因素[5859].以往的许多研究表明,基因表达、异常的表观遗传变化、异常的大脑结构和功能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障碍可能是童年创伤与晚年身体和PH问题之间关系的重要生物学基础[6061].近年来,炎症因子的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关研究发现,炎症因子(TNF-α、IL-6、急性c反应蛋白)异常水平和端粒长度可能是童年创伤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生物学指标[62636465].从长期来看,童年创伤不仅会增加青少年PSH的发病率,更严重的是,很多(但不是全部)童年创伤还与生命过程中多种类型的精神障碍相关,主要是原发性精神障碍。他们会一直到成年[66].

本研究以IA为创新点,探讨童年创伤与青少年PSH状态的关系。IA指过度和病态地使用互联网,它不仅会导致成绩下降,还会增加抑郁、焦虑和PH值降低[3167].特别是随着网络课程的出现和增多,青少年接触互联网的机会增多,上网时间增多,这也可能是青少年IA患病率增加的原因之一[686970].这也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来咨询是因为孩子上网成瘾。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调查了IA的参与者,发现五分之一的参与者患有IA,这大大增加了PSH的风险。此外,SEM证实童年创伤对PSH有直接影响,也可通过IA间接导致PSH。由于IA,花在其他个人和社会活动上的时间减少了,包括与朋友或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这个问题可能会发展成更多的PH问题,如孤独和抑郁[7172].然而,许多纵向研究表明青少年IA和PH之间存在双向关系,两者既可以是原因,也可以是结果。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因果关系难以确定,故计算发病率的纵向调查更具有优秀的学术价值[73].许多研究证实,童年创伤与物质成瘾和赌博有关[74].但其与IA的关系研究较少。在土耳其一项关于大学生IA风险和严重程度的研究中,情感虐待似乎是儿童创伤类型中IA风险增加的主要预测因素[33].身体虐待被认为是中国学生IA的一个可能的危险因素[75].以上提醒我们,在考虑IA时,评估青少年童年创伤的类型也很重要。例如,一项针对中国青少年和青壮年的横断面调查发现,性和情感虐待对女性IA的影响最大。这对管理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具有实际意义,提醒他们密切关注经历过童年创伤的女性,以降低IA的风险[24].

目前的研究结果也受到方法学因素的限制。首先,该研究采用了横断面设计,因此因果关系是不确定的。为了确定因果关系,有必要对IA和PSH的顺序评估进行前瞻性研究。其次,我们的研究样本仅包括安徽省两个城市的青少年,因此结果可能无法很好地推广到整个中国或其他国家。第三,虽然样本量为866,但样本量不够大。最后,鉴于所有变量都是主观评估的,参与者可能夸大或削弱了对童年创伤的印象和评估。

结论

综上所述,PSH与儿童创伤和IA有关,IA在儿童创伤和PSH之间起中介作用。对于经历过童年创伤的青少年,教育机构和卫生服务机构应及早认识到童年创伤,并提供相关教育和干预措施,防止进一步发展,从而改善PH。此外,应提醒临床医生在面对青少年PH(如焦虑、抑郁)时考虑童年创伤和IA问题,这有助于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767778].

数据和材料的可用性

由于本研究仍在进行中,目前研究的原始数据集将在本研究项目结束前无法获得。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可根据合理要求从通讯作者处获得。

缩写

PSH:

心理亚健康

IA:

网络成瘾

CTQ-SF:

童年创伤问卷简表

IAT:

杨氏网瘾测试

MSQA:

青少年多维亚健康问卷

扫描电镜:

结构方程模型

NSSI:

非自杀式自虐行为

PH值:

心理健康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参考文献

  1. 杨志明,杨小波,黄璐。亚健康概念框架的文献综述。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7):757-63。

    谷歌学者

  2. Kieling C, Baker-Henningham H, Belfer M, Conti G, Ertem I, Omigbodun O,等。全世界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证据。柳叶刀》。2011;378(9801):1515 - 25所示。https://doi.org/10.1016/s0140 - 6736 (11) 60827 - 1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3. 苏宪彪,殷爱华,尹颖,吴淑欣,吕金彤,王阳,等。中国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9。https://doi.org/10.11852/zgetbjzz2020-1448

  4. COVID-19大流行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当前研究综述中华儿科杂志。2021;68(5):945-59。https://doi.org/10.1016/j.pcl.2021.05.003

    文章谷歌学者

  5. 秦忠,石磊,薛勇,林华,张杰,梁鹏,等。中国COVID-19大流行期间儿童和青少年自我报告心理困扰的患病率和风险因素美国医学会网络公开赛。2021;4(1):e2035487。https://doi.org/10.1001/jamanetworkopen.2020.35487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6. 张春春,叶明明,付耀文,杨美美,罗峰,袁建华,等。COVID-19大流行对中国青少年的心理影响青少年健康杂志,2020;67(6):747-55。https://doi.org/10.1016/j.jadohealth.2020.08.026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7. 崔勇,李峰,Leckman JF,郭林,柯霞,刘杰,等。中国6-16岁学校儿童和青少年行为和情感问题的患病率:一项全国性调查。欧洲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2021;30(2):233-41。https://doi.org/10.1007/s00787-020-01507-6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8. 周世杰,张乐林,王丽丽,郭志春,王建强,陈建昌,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患病率及社会人口学相关性分析欧洲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2020;29(6):749-58。https://doi.org/10.1007/s00787-020-01541-4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9. Felitti VJ, Anda RF, Nordenberg D, Williamson DF, Spitz AM, Edwards V,等。儿童虐待和家庭功能障碍与成人死亡的许多主要原因之间的关系。童年不良经历(ACE)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8;14(4):245-58。https://doi.org/10.1016/s0749 - 3797 (98) 00017 - 8

    文章PubMed中科院谷歌学者

  10. 范涛,陈东,陈红,范峰。越南精神病院青少年童年创伤与抑郁、焦虑和自杀行为的患病率及相关性。儿童虐待,2021;115:105022。https://doi.org/10.1016/j.chiabu.2021.105022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11. 挫折归属、感知负担和心理困扰在不良童年经历和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中的作用。北京心理学公开赛。2022;8(2):e39。https://doi.org/10.1192/bjo.2021.1087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12. Stansfeld SA, Clark C, Smuk M, Power C, Davidson T, Rodgers B.童年逆境和中年自杀意念。精神医学杂志,2017;47(2):327-40。https://doi.org/10.1017/S0033291716002336

    文章PubMed中科院谷歌学者

  13. C.不良童年经历(ACEs)、压力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压力健康。2018;34(1):36-45。https://doi.org/10.1002/smi.2761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14. Hughes K, Bellis MA, Hardcastle KA, Sethi D, Butchart A, Mikton C,等。多重不良童年经历对健康的影响: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2017;2(8):e356-66。https://doi.org/10.1016/s2468 - 2667 (17) 30118 - 4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15. 章子伟,杨萍,吕启国,吕朝华,丁晓文,夏云。不良童年经历与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关系。中华中学卫生杂志,2019;40(6):874-7。https://doi.org/10.16835/j.cnki.1000-9817.2019.06.023

    文章谷歌学者

  16. Schmahl OC, Jeuring HW, Aprahamian I, Naarding P, Marijnissen RM, Hendriks GJ,等。童年创伤对单极抑郁、焦虑或躯体症状老年患者多维脆弱的影响。96.《老年科学》2021;https://doi.org/10.1016/j.archger.2021.104452

  17. 黄春春,谭艳,胡慧。中国大学生不良童年经历与心理幸福感:正念的中介作用。《国际环境与公共卫生》,2021;18(4)。https://doi.org/10.3390/ijerph18041636

  18. 克罗夫特J,赫伦J,托菲尔C,坎农M,沃尔克D,汤普森A,等。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创伤类型、暴露年龄和频率与成年早期精神病经历的关系。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杂志2019;76(1):79-86。https://doi.org/10.1001/jamapsychiatry.2018.3155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19. Kessler RC, McLaughlin KA, Green JG, Gruber MJ, Sampson NA, Zaslavsky AM,等。世卫组织世界心理健康调查中的儿童逆境和成人精神病理。中华精神病学杂志,2010;197(5):378-85。https://doi.org/10.1192/bjp.bp.110.080499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20. El-Khodary B, Samara M.多次遭受暴力和战争创伤与巴勒斯坦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欧洲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2020;29(5):719-31。https://doi.org/10.1007/s00787-019-01376-8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21. Nelson CA, Scott RD, Bhutta ZA, Harris NB, Danese A, Samara M.童年的逆境与一生的身心健康有关。BMJ。2020; 371: m3048。https://doi.org/10.1136/bmj.m3048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22. 早期不良经历、压力源、心理社会资源与幸福感的关系。儿童虐待杂志,2014;38(1):65-75。https://doi.org/10.1016/j.chiabu.2013.07.017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23. Merrick MT, Ports KA, Ford DC, Afifi TO, Gershoff ET, Grogan-Kaylor A.揭示不良童年经历对成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儿童虐待,2017;69:10-9。https://doi.org/10.1016/j.chiabu.2017.03.016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24. 董霞,张睿,Zhornitsky S,乐天明,王伟,李荣荣,等。抑郁症在中国女性青少年和青壮年儿童创伤和网络成瘾之间起中介作用,而在男性青少年和青壮年中不起中介作用。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21;10(21)。https://doi.org/10.3390/jcm10215015

  25. 傅志刚,刘志刚,刘志刚,等。不良的童年经历会增加有问题的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使用风险吗?来自大学样本的调查结果。《国际环境与公共卫生》,2021;18(11)。https://doi.org/10.3390/ijerph18115978

  26. 丹尼斯A,麦克尤恩b。不良的童年经历,适应平衡,适应负荷和与年龄相关的疾病。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2;26(1):344 - 344。https://doi.org/10.1016/j.physbeh.2011.08.019

    文章PubMed中科院谷歌学者

  27. 戴维斯RA。病态网络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计算机学报。2001;17(2):187-95。https://doi.org/10.1016/s0747 - 5632 (00) 00041 - 8

    文章谷歌学者

  28. 池霞,刘霞,郭涛,吴敏,陈霞。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抑郁: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前沿精神病学。2019;10:816。https://doi.org/10.3389/fpsyt.2019.00816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29. 屏幕时间对儿童和青少年的不良生理和心理影响: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环境决议2018;164:149-57。https://doi.org/10.1016/j.envres.2018.01.015

    文章PubMed中科院谷歌学者

  30. 肖M,布莱克DW。网络成瘾:定义,评估,流行病学和临床管理。中枢神经药物。2008;22(5):353-65。https://doi.org/10.2165/00023210-200822050-00001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31. 李丽娟,王志强,王志强,王志强,等。网络成瘾及其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一项基于伊朗大学生的研究《教育与健康促进》,2020;9:205。https://doi.org/10.4103/jehp.jehp_148_20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32. Del Libano M, Corbi M, Gutierrez-Garcia A, Alonso-Centeno A. COVID-19隔离期间的心理健康和家庭条件。网络成瘾和怀旧作为媒介。国际环境研究,2021;18(14)。https://doi.org/10.3390/ijerph18147386

  33. Dalbudak E, Evren C, Aldemir S, Evren B.土耳其大学生网络成瘾风险的严重程度及其与边缘人格特征、童年创伤、分离体验、抑郁和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的关系精神病学杂志2014;219(3):577-82。https://doi.org/10.1016/j.psychres.2014.02.032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34. 侯李G, G,杨D,剑H,王w .关系焦虑、抑郁、性别、肥胖、和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短期的纵向研究。成瘾行为。2019;90:421-7。https://doi.org/10.1016/j.addbeh.2018.12.009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35. Elhai JD, Dvorak RD, Levine JC, Hall BJ。有问题的智能手机使用:与焦虑和抑郁精神病理学关系的概念概述和系统回顾。《情感失调》,2017;207:251-9。https://doi.org/10.1016/j.jad.2016.08.030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36. Thomee S, Harenstam A, Hagberg M.青年人中手机使用与压力、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状——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BMC公共卫生,2011;11:66。https://doi.org/10.1186/1471-2458-11-66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37. 陶斌斌,邢晨,袁佳杰,等。青少年多维亚健康问卷(MSQA)国家规范的编制。中华中学卫生杂志,2009;4:292-5。

    谷歌学者

  38. 黄超,袁强,葛敏,盛旭,杨敏,史松,等。中国青少年童年创伤与非自杀性自伤:心理亚健康的中介作用《前沿精神病学》,2022;13:9 98369。https://doi.org/10.3389/fpsyt.2022.798369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39. 黄超,袁强,张磊,王磊,崔松,张凯,等。甲基苯丙胺依赖患者童年创伤与首次吸毒年龄之间的关联。《前沿精神病学》2021;12:658205。https://doi.org/10.3389/fpsyt.2021.658205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40. 奥康纳DB,格林JA,弗格森E,奥卡罗尔RE,奥康纳RC。童年创伤对自杀未遂者和自杀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心理神经内分泌学。2018;88:9-16。https://doi.org/10.1016/j.psyneuen.2017.11.004

    文章PubMed中科院谷歌学者

  41. 何俊,钟霞,高燕,熊刚,姚松。大学生和抑郁症患者儿童创伤问卷中文版CTQ-SF的心理测量特性儿童虐待,2019;91:102-8。https://doi.org/10.1016/j.chiabu.2019.03.009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42. 徐德东,洛克基,刘兆辉,曹晓林,安建峰,霍尔BJ,等。澳门及中国内地青少年网瘾:流行程度、人口统计及生活品质Sci Rep-Uk。2020; 10(1)。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0-73023-1

  43. 谭永飞,陈勇,卢永刚,李丽萍。探讨中国南方青少年网络使用问题、抑郁症状和睡眠障碍之间的关系。国际环境研究。2016;13(3)。https://doi.org/10.3390/ijerph13030313

  44. 王松,夏林,王杰,袁旭,石勇,王旭,等。重度抑郁症青少年网瘾症状的流行率、临床相关性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前沿精神病学,2022;13:819704。https://doi.org/10.3389/fpsyt.2022.819704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45. 曹浩,孙勇,万勇,郝杰,陶峰。青少年不良网络使用与心身症状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BMC公共卫生,2011;11:802。https://doi.org/10.1186/1471-2458-11-802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46. 段丽,邵旭,王勇,黄勇,苗杰,杨旭,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情感失调》杂志,2020;275:112-8。https://doi.org/10.1016/j.jad.2020.06.029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中科院谷歌学者

  47. 罗杰,王伟,高文文。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心理科学杂志2009;17(5):990-5。

    谷歌学者

  48. 常强,夏晓荣。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研究。心理科学2008;31(6):1406-1408 +1405。https://doi.org/10.16719/j.cnki.1671-6981.2008.06.036

    文章谷歌学者

  49. 杜军,李志,贾刚,张强,陈伟。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健康知识认知的关系医学(巴尔的摩)。2019, 98 (11): e14476。https://doi.org/10.1097/MD.0000000000014476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50. 张睿,冯泽泽,陈睿。留守学生的消极生活事件。中华医药卫生杂志。2015;29:34-9。

    中科院谷歌学者

  51. 胡坤,丁海燕,孟H.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华健康心理杂志。2010;18(8):994-6。https://doi.org/10.13342/j.cnki.cjhp.2010.08.033

    文章谷歌学者

  52. 张丽娟,沈娟,李志强,盖晓霞。初中寄宿制与非寄宿制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杂志(月刊)。2009; 5:82-6。

    谷歌学者

  53. Manson SM, Beals J, Dick RW, Duclos C.寄宿学校中印度青少年自杀的危险因素。公共卫生代表1989;104(6):609-14。

    PubMed公共医学中心中科院谷歌学者

  54. 非自杀性自伤障碍的DSM-5诊断:经验文献回顾。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与心理健康。2015;9:31。https://doi.org/10.1186/s13034-015-0062-7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55. Swannell SV, Martin GE, Page A, hask P,新泽西州圣约翰。非临床样本中非自杀性自伤的患病率:系统回顾、meta分析和meta回归自杀威胁行为。2014;44(3):273-303。https://doi.org/10.1111/sltb.12070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56. 梁松,闫娟,张涛,朱超,司徒明,杜楠,等。中国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未遂的差异。《亚洲精神病学杂志》2014;8:76-83。https://doi.org/10.1016/j.ajp.2013.11.015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57. 童年创伤和人格障碍:朝着生物学模型的方向发展。Curr Psychiatry代表2006;8(1):43-52。https://doi.org/10.1007/s11920-006-0080-5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58. 李华,冉兰,闫泽,等。郑州市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及童年虐待对其的影响中华卫生心理杂志。2016;24:105-8。https://doi.org/10.13342/j.cnki.cjhp.2016.01.027

    文章谷歌学者

  59. 宁山,宣明,冰SX,廷HT,惠文文。医学生童年虐待与心理亚健康的关系。现代预防医学杂志,2018;45(11):2004-8。

    谷歌学者

  60. Tyrka AR, Burgers DE, Philip NS, Price LH, Carpenter LL。童年逆境的神经生物学相关性和治疗的意义。心理学报。2013;128(6):434-47。https://doi.org/10.1111/acps.12143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中科院谷歌学者

  61. 持久的童年逆境的心理生物学影响。心理神经内分泌学。2013;38(9):1850 - 7。https://doi.org/10.1016/j.psyneuen.2013.06.007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62. 王晓明,王晓明,王晓明,等。儿童不良经历与炎症因子的关系及其对儿童健康的影响[J]。卫生研究杂志,2019;48:154-8。https://doi.org/10.19813/j.cnki.weishengyanjiu.2019.01.023

    文章谷歌学者

  63. 毛萍,王玲,谭敏,谢伟,罗安,郭洁。不良童年经历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 46(11): 1298 - 305。https://doi.org/10.11817/j.issn.1672-7347.2021.210081

    文章谷歌学者

  64. Baumeister D, Akhtar R, Ciufolini S, Pariante CM, Mondelli V.儿童期创伤和成年期炎症:外周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 α的荟萃分析。Mol精神病学。2016;21(5):642-9。https://doi.org/10.1038/mp.2015.67

    文章PubMed中科院谷歌学者

  65. Ridout KK, Levandowski M, Ridout SJ, Gantz L, Goonan K, Palermo D,等。早期生活逆境与端粒长度:一项元分析。Mol精神病学,2018;23(4):858-71。https://doi.org/10.1038/mp.2017.26

    文章PubMed中科院谷歌学者

  66. Green JG, McLaughlin KA, Berglund PA, Gruber MJ, Sampson NA, Zaslavsky AM,等。国家共病调查复制I中的儿童逆境和成人精神障碍:与DSM-IV疾病首次发作的关联。《精神病学杂志》2010;67(2):113-23。https://doi.org/10.1001/archgenpsychiatry.2009.186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67. 徐欢云,郑春。香港青少年的网络游戏障碍、危险上网行为与心理健康:心理弹性的有益作用。《前沿精神病学》,2021;12:722353。https://doi.org/10.3389/fpsyt.2021.722353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68. K姐,Hanafi E, Sen LT, Murtani BJ, Christian H, Limawan AP,等。COVID-19和封锁对青少年网瘾的影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前沿精神病学。2021;12:665675。https://doi.org/10.3389/fpsyt.2021.665675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69. 孙勇,李勇,鲍勇,孟S,孙勇,舒曼G,等。简要报告:在中国COVID-19大流行期间,网络成瘾和药物使用行为增加。Am J Addict. 2020;29(4): 268-70。https://doi.org/10.1111/ajad.13066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70. Abel T, McQueen D. COVID-19大流行要求保持空间距离和社交亲密,而不是社交距离!《国际公共卫生杂志》,2020;65(3):231。https://doi.org/10.1007/s00038-020-01366-7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71. Sharifi V, Amin-Esmaeili M, Hajebi A, Motevalian A, Radgoodarzi R, Hefazi M,等。伊朗精神疾病12个月患病率和相关因素:2011年伊朗精神健康调查。Arch Iran Med. 2015;18(2): 76-84。https://doi.org/10.15182/AIM.004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72. 韦萨尼,贾利利安Z,穆罕默德安F.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教育与健康促进》,2020;9:303。https://doi.org/10.4103/jehp.jehp_362_20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73. 大冢V,金田Y, Itani O, Tokiya M.日本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不良的关系。伊朗公共卫生杂志,2020;49(11):2069-77。

    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74. 张志刚,张志刚,张志刚。赌博障碍与儿童心理创伤的复杂关系。中国生物医学杂志,2017;37(2):515-28。https://doi.org/10.1007/s10899-020-09983-w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75. 张振华,郝建辉,杨立龙,张新军,孙玉华,胡春林,等。中学生情感虐待、身体虐待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2):115-8。

    谷歌学者

  76. Gilgoff R, Singh L, Koita K, Gentile B, Marques SS.不良童年经历、结果和干预。儿科临床杂志2020;67(2):259-73。https://doi.org/10.1016/j.pcl.2019.12.001

    文章谷歌学者

  77. Khan A, Gupta A, Rajoura OP, Srivastava S.在印度北部一所大学的本科生中,网络成瘾及其心理健康相关。家庭医学与初级保健杂志,2018;7(4)。https://doi.org/10.4103/jfmpc.jfmpc_266_17

  78. 王萍,莫科发,于波,杨燕。大学生童年逆境的分类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项全国性的横断面研究。环境卫生与预防医学。2021;26(1):73。https://doi.org/10.1186/s12199-021-00993-7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下载参考

致谢

我们感谢所有自愿参与这项研究的参与者。

资金

本研究由安徽医科大学临床与基础学科交叉项目(No. 2101025103)资助。

作者信息

作者及隶属关系

作者

贡献

稿件由MY、XS、MG共同设计撰写。数据由MY、XS、MG、LZ、CH、SC、QY、MYe、RZ、PC、RP收集,由MY、XS、MG、KZ分析,由XZ验证。所有作者都阅读并同意最终稿。

相应的作者

对应到小秦周Kai张

道德声明

伦理批准并同意参与

本研究由安徽医科大学巢湖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2019-kyxm-012)审查并批准。所有研究程序都严格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参与本研究的书面知情同意书由参与者的法定监护人/近亲提供。

发表同意书

不适用。

相互竞争的利益

本稿件在投稿过程中不存在任何利益冲突,稿件经所有作者同意方可发表。

额外的信息

出版商的注意

施普林格自然对出版的地图和机构从属关系中的管辖权主张保持中立。

权利和权限

开放获取本文遵循知识共享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允许以任何媒介或格式使用、分享、改编、分发和复制,只要您对原作者和来源给予适当的署名,提供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链接,并注明是否有更改。本文中的图像或其他第三方材料包含在文章的创作共用许可协议中,除非在材料的信用额度中另有说明。如果材料未包含在文章的创作共用许可协议中,并且您的预期使用不被法定法规所允许或超出了允许的使用范围,您将需要直接获得版权所有者的许可。如欲查看本牌照的副本,请浏览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创作共用公共领域奉献弃权书(http://creativecommons.org/publicdomain/zero/1.0/)适用于本条所提供的资料,除非在资料的信用额度中另有说明。

转载及权限

关于本文

通过CrossMark验证货币和真实性

引用本文

杨,M,生,X,葛,M。et al。中国青少年童年创伤与心理亚健康:网络成瘾的中介作用manbetx安卓app22, 762(2022)。https://doi.org/10.1186/s12888-022-04384-2

下载引用

  • 收到了

  • 接受

  • 发表

  • DOIhttps://doi.org/10.1186/s12888-022-04384-2

关键字

  • 心理亚健康
  • 童年创伤
  • 网络成瘾
  • 青少年
Baidu
map